总结 1 、元件类:主要有电阻器、电容器、电感器、晶振、陶瓷滤波器、机械开关、接插件、简单的传感器(如热敏电阻)等。 2 、器件类:主要有二极管、三极管、晶闸管、集成电路、简单的传感器(如光敏二极管、三极管)等。 3 、组合件:主要有各种模块、复杂的传感器等。 PCB 板上字母标志元件名称特性极性 or 方向计量单位功能 R (RN/RP) 电阻有色环有 SIP/DIP/SMD 封装 SIP/DIP 有方向欧姆Ω/KΩ/MΩ限制电流 C 电容色彩明亮、标有 DC/VDC/pF/uF 等部分有法拉 pF/nF/uF 存储电荷,阻直流、通交流 L 电感单线圈无亨利 uH/mH 存储磁场能量, 阻直流, 通交流 T 变压器两个或以上线圈有匝比数调节交流电的电压与电流 D或 CR 二极管小玻璃体,一条色环标记为 1Nxxx/LED 有允许电流单向流动 Q 三极管三只引脚,通常标记为 2Nxxx/DIP/SOT 有放大倍数用作放大器或开关 U 集成电路 IC 有多种电路的集合 X或Y晶振 crystal 金属体有赫兹( Hz) 产生振荡频率 F 保险丝 fuse 无安培( A) 电路过载保护 S或 SW 开关 switch 有触发式、按键式及旋转式,通常为 DIP 有触点数通断电路 J或P 连接器有引脚数连接电路板 B或 BJT 电池正负极,电压有伏特(安培) 提供直流电流图14 环电阻图2 电容图3 电感图4 发光二极管( LED ) 图5 (1) 晶体管+ 上拉电阻法就是一个双极型三极管或 MOSFET , C/D 极接一个上拉电阻到正电源,输入电平很灵活,输出电平大致就是正电源电平。(2) OC/OD 器件+ 上拉电阻法跟 1) 类似。适用于器件输出刚好为 OC/OD 的场合。(3) 74xHCT 系列芯片升压( → 5V) 凡是输入与 5V TTL 电平兼容的 5V CMOS 器件都可以用作 → 5V 电平转换。——这是由于 CMOS 的电平刚好和 5V TTL 电平兼容(巧合),而 CMOS 的输出电平总是接近电源电平的。廉价的选择如 74xHCT(HCT/AHCT/VHCT/AHCT1G/VHCT1G/...) 系列( 那个字母 T 就表示 TTL 兼容)。(4) 超限输入降压法(5V → , → , ...) 凡是允许输入电平超过电源的逻辑器件,都可以用作降低电平。这里的 超限是指超过电源,许多较古老的器件都不允许输入电压超过电源,但越来越多的新器件取消了这个限制( 改变了输入级保护电路) 。例如, 74AHC/VHC 系列芯片,其 datasheets 明确注明 输入电压范围为 0~ ,如果采用 供电,就可以实现 5V→ 电平转换。(5) 专用电平转换芯片最著名的就是 164245 ,不仅可以用作升压/ 降压,而且允许两边电源不同步。这是最通用的电平转换方案,但是也是很昂贵的因此若非必要,最好用前两个方案。(6) 电阻分压法最简单的降低电平的方法。 5V 电平,经 + 电阻分压,就是 。(7) 限流电阻法如果嫌上面的两个电阻太多,有时还可以只串联一个限流电阻。某些芯片虽然原